河北省食品行业信息
2025年第三期 (总203期)
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 2025年7月28日
经济运行
2025年1-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工业增加值同比累计增长9.5%,高于全省累计增长速度2.1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8.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5.6%;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8.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5.1%;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14.3%。
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3%,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8%;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0.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0.1%;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10.4%。
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369家(较2024年减少4家),实现营业收入1982.61亿元,同比下降1.4%,占全省工业营业收入的8.48%;营业成本为1644.24亿元,同比下降2.7%;实现利润总额83.09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省利润总额13.37%。
在入统的34种产品中,1-6月份有17种产品为正增长,占统计品种的50%,精制食用食物油、酱油、糖果、熟肉制品、液体乳、婴幼儿配方乳粉、乳粉、成品糖、食醋、罐头、冷冻水产品、白酒、啤酒、葡萄酒、膨化食品、味精、冷冻蔬菜等17种产品为负增长。
2025年1-6月份份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本月产量 |
同比增长% |
累计产量 |
累计增长% |
营养、保健食品 |
万吨 |
0.08 |
71.1 |
0.48 |
82.3 |
方便面 |
万吨 |
4.04 |
85.6 |
21.25 |
44.7 |
焙烤松脆食品 |
万吨 |
0.16 |
37.7 |
0.73 |
21.9 |
大米 |
万吨 |
4.65 |
25.0 |
27.32 |
21.3 |
鲜、冷藏肉 |
万吨 |
28.97 |
28.1 |
148.04 |
19.7 |
冷冻饮品 |
万吨 |
0.87 |
163.0 |
5.01 |
11.1 |
冻肉 |
万吨 |
4.24 |
8.0 |
22.49 |
9.0 |
小麦粉 |
万吨 |
106.90 |
-1.8 |
613.72 |
5.7 |
食品添加剂 |
万吨 |
5.91 |
-9.1 |
37.64 |
3.8 |
速冻食品 |
万吨 |
1.58 |
16.5 |
8.91 |
3.3 |
速冻米面食品 |
万吨 |
0.39 |
47.1 |
1.82 |
14.2 |
饮料 |
万吨 |
73.97 |
4.2 |
382.14 |
3.2 |
其中:碳酸型饮料 |
万吨 |
6.49 |
-25.6 |
38.58 |
4.3 |
包装饮用水 |
万吨 |
38.39 |
19.0 |
181.23 |
9.7 |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 |
万吨 |
5.59 |
-4.6 |
29.85 |
2.0 |
蛋白饮料 |
万吨 |
8.80 |
-4.0 |
66.58 |
22.7 |
卷烟 |
亿支 |
54.25 |
21.9 |
444.52 |
2.3 |
发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 |
万千升 |
0.00 |
0.00 |
0.00 |
0.00 |
冷冻蔬菜 |
万吨 |
2.32 |
5.7 |
5.44 |
-1.6 0 |
膨化食品 |
万吨 |
1.29 |
-15.2 |
6.81 |
-1.8 |
食醋 |
万吨 |
0.45 |
-13.1 |
2.68 |
-4.9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28.08 |
7.3 |
135.25 |
-5.3 |
熟肉制品 |
万吨 |
1.05 |
-0.9 |
6.21 |
-5.3 |
饮料酒 |
万千升 |
21.54 |
-2.9 |
103.59 |
-6.4 |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万千升 |
0.97 |
0.2 |
7.09 |
-18.2 |
啤酒 |
万千升 |
20.42 |
-2.4 |
95.65 |
-4.9 |
葡萄酒 |
万千升 |
0.16 |
-48.5 |
0.76 |
-43.2 |
果酒及配制酒 |
万千升 |
0.00 |
0.00 |
0.00 |
0.00 |
乳制品 |
万吨 |
26.24 |
-4.0 |
157.99 |
-6.7 |
液体乳 |
万吨 |
24.95 |
-5.3 |
150.09 |
-6.8 |
固体及半固体乳制品 |
万吨 |
1.29 |
29.8 |
7.90 |
-4.9 |
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 |
万吨 |
0.27 |
-13.4 |
1.82 |
-16.0 |
其中:乳粉 |
万吨 |
1.24 |
28.7 |
7.62 |
-5.2 |
罐头 |
万吨 |
1.38 |
-1.4 |
7.16 |
-12.4 |
冷冻水产品 |
万吨 |
0.23 |
-23.3 |
1.54 |
-17.7 |
酱油 |
万吨 |
0.21 |
-4.3 |
1.06 |
-18.7 |
成品糖 |
万吨 |
4.46 |
-25.5 |
14.69 |
-44.3 |
糖果 |
万吨 |
0.37 |
-45.7 |
1.91 |
-48.2 |
味精 |
万吨 |
0.08 |
-87.9 |
0.63 |
-54.2 |
行业动态
2025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
暨中国.邱县食品博览会在河北邯郸邱县召开
2025年4月16日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中国.邱县食品博览会在河北邯郸邱县召开。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领导及省食协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各市食协等200多人参加会议。省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为大会致辞;省食协党支部书记做了《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报告;在省食协开拓的“食在河北”短视频的宣传中,又开启了“食在河北”区域公用品牌再出发启动仪式;举办了“渠道共享 内容共建”为主题的食业推介交流会;交流会由河北思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陈培凯经理推介的《小芝麻大世界,思盼打造小磨香油第一品牌的新力量》演讲;十里香股份公司李世军经理推介的《从颜值到口感,小刀迎合新生代核心诉求的高品质体验式营销》演讲;秦皇岛市三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乔清涛经理推介的《新消费场景下,三力食品内外并举的双循环之路》演讲;河北今旭面业有限公司范少朋经理推介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面,今旭通向主食工业领域世界之旅的质点》演讲;承德露露股份公司张秦经理推介的《露露开启产品多元化经营背后的战略思考》演讲;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戴伟科副秘书长推介的《大消费时代前夕,双循环格局下河北食业的突围之路》演讲。嘉宾从食品工业各门类的不同角度推介了可借鉴的优秀成果范例,演讲内容丰富,大家受益匪浅。
会议通过了关于增补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理事的议案;省食协七届二次理事会在王康乐会长的讲话,在与食品企业家共同展望的宏伟目标中圆满落幕!
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邱县食品博览会于4月16-18日在邱县鲲鹏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以“共建食品产业新发展,共创国际品牌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省内外近700家企业参展。省食协组织省内40多家食品企业参加了食博会。具有河北特色的食品在展会系数亮相,展示了省内知名白酒、地方特色食品及配料、饮料、焙烤、调味品、小磨香油等品类,玉锋集团的大健康食品、山庄集团为代表的白酒、冀康公司为代表的小磨香油、富岗公司为代表的苹果汁饮料、米莎贝尔公司为代表的焙烤食品、粟凝香公司为代表的食醋类调味品等展示了河北食品的风采。
展会期间举办了“食尚未来,味动世界”为主题的食品产业高峰论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蔡永峰为论坛大会致辞;论坛会邀请到的中国工程院士金征宇发表了《 聚焦尖端科技.推动食品领域发展“奇点”到来》的演讲;江南大学博导张连富《药食两用原料传统加工(炮制)经验解析与关键食品配料开发》的演讲;河北今旭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社民《低GI面食,开启健康饮食新“面”向》的演讲;京东零售大商超省区经理孟欣《京东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新探索》的演讲;河北邯郸邱县政协主席谢国军的《邱县食品工业发展蓝图》的演讲。论坛内容高端、丰富,为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考、点亮了食品产业大发展的智慧明灯,食品一路坎坷、一路迈进、一直奔跑在为社会、百姓创造幸福生活的大道上。与会人员收获满满,感叹论坛为河北食品产业的大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未来可期!
政府信息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专家解读新国标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于今年2月8日正式实施。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于今年2月8日正式实施。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此次标准更新,对食品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纯天然”的食品更安全吗?消费者该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记者采访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室副主任王华丽,解答公众关心的食品添加剂问题。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吗?
王华丽介绍,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为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规范使用,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只有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明确规定每种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以及使用量。“在制定这些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时,我国同其他国家一样,会采用与国际上相同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食品添加剂的实际生产、使用情况和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数据,开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的品种、使用范围和用量等规定,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王华丽说,严格按照标准规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长期吃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吗?王华丽强调,我国在设定每种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时开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会考虑不同年龄、地区、性别的人群一天吃多种食品且长期食用的情况。在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方面也考虑了“长期”的问题,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剂量,再除以保护系数,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剂量。其中“长期”是以“终生”“每天”的长度和强度来衡量,加上上述保护系数,作为制定标准的科学依据,因此只要按标准使用,就是安全的。
“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纯天然”的食品更安全吗?
有些消费者认为食品标签上标示“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纯天然”的食品更安全,商家也瞄准了这一点,使用这样的描述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王华丽指出,实际上,防腐剂主要是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否则有些食品还未出厂就坏掉了,甚至还可能因为腐败产生毒素。从这一角度讲,防腐剂使我们的超市货架更丰富,也使我们的食品更安全。而且凡是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防腐剂都是经过安全性评价的,规范使用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也有一些食品天然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因为它们不能给腐败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宜居环境,比如蜂蜜(高糖)等,因此这些食品声称“不含防腐剂”完全是一种营销策略。
王华丽表示,食品标签上声称“零添加”是对消费者不喜欢食品添加剂心理的一种迎合手段。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已经很难找到,至少整个加工工艺链条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剂几乎不可能。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有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
王华丽说,市场售卖的各种预包装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会在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中体现。消费者可通过阅读食品配料表,了解食品的配料、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食品。食品企业在设计食品标签时,应当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真实准确、规范标识,避免通过虚假声称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与2014版相比有哪些变化?
王华丽介绍说,对比GB 2760-2014版本,新版标准修订后有以下主要变化:
一是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告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纳入标准,简化了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查询方式,便于标准使用者查询和使用。
二是完善了食品添加剂定义,纳入了营养强化剂及其定义,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基本信息,更加有助于食品企业清晰标识。
三是基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的最新评估结果,删除了部分食品添加剂品种和/或使用规定。例如删除了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2,4-二氯苯氧乙酸、海萝胶、偶氮甲酰胺等经过调查不再具有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规定;删除了罐头类食品中防腐剂、食醋中冰乙酸、果蔬汁浆中纳他霉素、蒸馏酒中β-胡萝卜素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等的使用规定;删除了枯茗油等6个香料品种(其中枯茗油、葫芦巴已为香辛料,玫瑰茄、石榴果汁浓缩物、玉米穗丝已为普通食品,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行业已不再使用);删除了加工助剂矿物油、磷酸铵、1,2-二氯乙烷。
四是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如增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等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明确了过氧化氢作为加工助剂使用时的具体功能和使用范围。
五是在对各个食品行业进行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部分食品类别的描述,从而使食品分类描述更加科学合理。例如,为与相关食品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持协调一致,修改了部分食品类别:如将配制酱油和配制食醋这两类产品归入液体复合调味料(食品分类号 12.10.03),将“醋(食品分类号12.03)”修改为“食醋(食品分类号12.03)”等,并对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进行修改。
新国标增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等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当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的阿斯巴甜或安赛蜜的最大使用量。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调整?
王华丽表示,安赛蜜又名乙酰磺胺酸钾,阿斯巴甜又名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是由上述两种物质组成,均是我国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如果某种食品中使用了阿斯巴甜或安赛蜜,同时又添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由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在食品中使用时,可以转化为阿斯巴甜或安赛蜜。因此,在安赛蜜、阿斯巴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三种甜味剂的使用规定中增加了相应的备注内容,即乘以相应的系数将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转换为阿斯巴甜或安赛蜜的用量,按照同时使用时总量不得超过阿斯巴甜或安赛蜜的最大使用量的原则进行使用。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的使用量乘以0.64可以转换为阿斯巴甜的用量,其使用量乘以0.44可以转换为安赛蜜的用量。例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和阿斯巴甜均可用于液体复合调味料中,最大使用量分别是2.0g/kg和3.0g/kg。如果在液体复合调味料中同时使用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和阿斯巴甜,则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的用量乘以0.64,加上阿斯巴甜的用量之和,不得超过阿斯巴甜在液体复合调味料中的最大使用量3.0g/kg。又如,安赛蜜和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均可用于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中,最大使用量分别是0.3g/kg和0.68g/kg。如果在冰淇淋中同时使用安赛蜜和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则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的用量乘以0.44,加上安赛蜜的用量之和,不得超过0.3g/kg。新版标准实施给食品生产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王华丽介绍,首先,新版标准实施后,移除了部分食品添加剂品种和/或使用规定,严格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完善了部分食品类别等,食品工业和企业应通过改进工艺、调整产品配方、标签等方式以满足新标准的要求,从而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新版标准再次强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即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效果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企业应严格遵循上述使用原则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总之,食品工业和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主体责任,应严格落实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按照标准要求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从而保证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新华网 2025年4月8日
企业风采
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1、发展历程
五得利面粉集团始建于1989年,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经过36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从一个日处理小麦不足15吨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目前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六省十六地建成16个面粉子公司,拥有39个大型制粉车间、132条现代化面粉生产线,年加工小麦产能达2700万吨,员工约6000名的全球规模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五得利产销量遥遥领先,产品畅销全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大中城市均有五得利的销售网点,市场覆盖率达到了97.6%,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达40%以上,拥有占优势的忠实消费群体,连续位居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名。2024年,五得利产品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达2004万吨,占全国面粉市场份额的23%,销售额达550亿元。
2、荣誉称号
五得利牌面粉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等称号;五得利集团先后获评“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业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中国小麦粉加工企业 50 强第一名”“中国粮油企业100强”“面业之冠”等。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自创业伊始,便将“互惠互利 合作共赢”理念深深植入五得利的发展脉络,贯穿于客户、农户、员工、国家和企业等社会各方的合作之中。
“五得利”既是公司名称、商标,也是经营理念与公司宗旨。
客户得利:质优价廉的产品,优良周到的服务。
农户得利:较高的价格、准确的斤两,随到随收、立付现款。
员工得利:较高而稳定的工资、福利,较多培养和升迁的机会,优越的劳动环境。
国家得利:法定的税费收入。
企业得利:靠的是大规模、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精心而又严格的管理。
将参与经营的五方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客户愿买、农户愿卖、员工愿干、国家鼓励,使经营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公司越办越好,各方得利越来越多,则是我们的愿望和奋斗目标。
4、管理模式
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寻求到一套高效、实用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A管理模式,并在总结36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A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应“五得利”自身发展的“五得利管理模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管理标杆。该模式全面优化内部流程,对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去除冗余流程,提高各环节协同效率,极大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5、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赢得客户的法宝。五得利集团重视食品安全、确保产品质量,不合格小麦坚决不入厂、不合格面粉坚决不出厂。通过引进全套国际最先进的瑞士布勒制粉设备,采用全封闭无尘面粉生产新工艺,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程序化。五得利集团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22000、FSSC22000、HACCP认证,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工作,提升了公司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6、产品研发
五得利高度重视产品升级与研发,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配备先进的研发设备,开发出了符合中国人饮食特点的多用途面粉。五得利还根据市场需要,在面粉领域大力研制水煮类、醒发类、烘焙类、速冻类、油炸类等专用性产品,在副产品领域大力研发各种饲料原料、菌类养殖原料、工业用面粉等产品,可满足不同渠道的个性化需求。目前五得利系列面粉多达140多个品种,面粉洁白细腻,麦香浓郁,品质好,质量稳,具有良好的蒸煮和烘焙特性,可广泛用于面包、饺子、拉面、面条、馒头、花卷、烙饼等面制品,是制作各种面制食品的上好原料,是家庭、食堂、宾馆、工厂理想的选择。
7、创新实践
以引进瑞士布勒制粉设备并采用全封闭无尘新工艺为例,不仅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与程序化,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为行业树立了全新标准。同时,持续的巨额科技投入,成功研发出贴合国人饮食特点的专用粉,打破了高档面粉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引领行业迈向高端。从小麦制粉设备的更新换代,到制粉工艺的不断优化,再到面粉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创新贯穿于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在市场竞争与客户需求的驱动下,唯有站在创新前沿、把握关键、抓住主要矛盾的企业,才能引领行业发展。对于面粉企业而言,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在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以及产品差异化等方面持续创新,集中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才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良好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8、数智赋能
五得利先后引进EAM资产管理系统、SAP资源管理系统、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织布鸟物流管理系统、经销商经营管理系统等专业化、智能化系统,通过这些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在收购、生产、存储、销售、财务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联系更加顺畅、规范,实现企业管理各环节的自动化、数字化,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提升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为行业数字化管理提供借鉴。
9 未来发展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五得利未来发展规划将朝着高端化、小包装化和数智化方向发展。一是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面粉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端面粉市场潜力巨大,依托健康、有机、功能性面粉,抢占高附加值市场;二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买东西更倾向于少量多次,小包装面粉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上升,渠道向电商、社区零售渗透;三是将全面革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生产环节,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AI质检技术快速精准检测面粉指标,及时纠正偏差,降低次品率;销售与市场环节,大数据分析助力企业洞察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实现精准推送;企业能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实现柔性生产,借助智能化库存管理系统,实现库存精准管理,减少积压,提升资金周转率与竞争力。
五得利集团创建以来,坚持“互惠互利 合作共赢”的经营思想并以“企业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价值最大化”为工作中心,研发、收购、生产、品控、营销、财务、人资、行管各系统专心、专注、专业做面粉,以“为消费者生产出好吃、好看、好用、健康、高性价比的产品”为工作导向,做到产品质量优于同行,成本低于同行,使五得利产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五得利做强、做大、做久,打造百年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
以智能化转型赋能传统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标杆企业,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庄集团”)自1949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千年酿酒技艺,弘扬皇家白酒文化”为使命,逐步发展成为集白酒酿造、循环经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山庄集团以智能化工厂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一、传统产业底蕴深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山庄集团扎根承德平泉市,现有总资产30亿元,员工2000人,年利税达6.8亿元,是平泉市第一纳税大户、承德市制造业纳税第一。集团旗下“山庄”牌系列白酒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华老字号,其传统酿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区。蝉联四届河北省政府质量奖。面对行业变革与消费升级趋势,山庄集团敏锐捕捉到智能化转型的机遇,提出“以科技赋能传统,以智能引领未来”的战略目标,通过智能化工厂建设、5G技术应用、数字化管理体系搭建等举措,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跃升。
二、智能化工厂:全链条赋能,打造行业标杆
山庄集团致力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打造了四大信息化管理体系,成为了白酒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领先企业:一是建立了生产自动化体系促进生产工艺精准化;二是建立了信息化办公及销售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企业效率;三是建立了质量追溯平台系统;四是建立了以5G为支撑的智慧景区系统。2015年“产品质量安全在线监控一体化集成平台”获得国家食品工业科学进步二等奖;2016年“山庄集团数字身份溯源营销平台”在全省260家企业中做专题汇报,被列为全省质量追溯标杆企业。2017年获得“白酒生产智能工厂”,2018年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是河北省四家智能工厂唯一一家酒企。成为河北省白酒行业唯一一家“白酒生产智能化工厂”。2019年与华为、联通合作,成为了河北省第一一家将5G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企业。2022年与联通公司再度牵手,成为承德市第一家接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山庄集团智能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现在的山庄集团企业信息系统日趋完善、丰富,5G技术应用已经实现厂区全覆盖。实现了全省会议视频化、财务数据云端化、营销活动场景化、管理财务一体化、安全生产智能化、办公流程手机化、消费服务移动化。
三、智能产业园区:传统工艺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
2023年启动的山庄智能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23.4亿元,占地800亩,是集团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布局。项目以“数字酿造、智能存储、柔性生产”为核心理念,建成后将支撑年产值100亿元、利税30亿元的产能目标,并实现人员效率提升4倍。
信息化的立体库房,一是实现入库、出库的自动化,它用智能搬运车和智能轨道穿梭车实现了货物的运输,整个系统只需4人操作;二是把仓存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整合到一个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主数据相互交换,大大提高了效率,仅出库就由原来日出库7万件提高到了16万件。
智能化的罐装车间,按药品的布局方式设立罐装区和包装区,罐装区是高洁区,人流和物流和包装区分开,最大限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实现了从酒瓶拆垛、冲洗、给瓶、灌酒、扣盖、喷码、装盒、装箱、运输,特别是质量检测的智能化操作,每小时可以生产1.6万瓶产品,只需26人,传统的工作方式需要350人,而且它可以24小时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自动化的配置车间,采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微机勾调技术,酒体设计师把确定好的酒体设计配方输入电脑,电脑通过计算,自动把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基酒、调味酒调配成相应的半成品,贮存半年供罐装车间使用,保证酒质的稳定和一致性。
数字化酿造车间,从粉粮、运输、下曲、散冷、入窖、出窖、蒸酒全部采用机器人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较少3/4的操作工人,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目前山庄集团正在和天津科技大学、信息化科技公司共同研究开发一个智能化数字化学习模型,它能根据各工序的检测参数和质量的综合关系,通过大数据积累和运算来不断学习优化来提高质量。
生态化的陶坛储存。山庄集团采用了恒温、恒湿、恒氧、恒净、恒洁的技术,保证陶坛贮存的温度、湿度,促进原酒的老熟,提高产品质量。
山庄集团的智能化转型实践,不仅为传统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更彰显了河北省食品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决心与实力。未来,山庄集团将继续以“智造”为笔,绘就传统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山庄力量”。